html模版驍龍835頂配, 小米6的硬件能有利潤嗎?
[摘要] 手機設計是一門平衡的藝術,旗艦機型為瞭消除短板,配置高端SOC,但不是配置瞭高端SOC,成本就一定會上升到頂級。比如最近剛發佈的HTC U11,同樣配置驍龍83


手機設計是一門平衡的藝術,旗艦機型為瞭消除短板,配置高端SOC,但不是配置瞭高端SOC,成本就一定會上升到頂級。比如最近剛發佈的HTC U11,同樣配置驍龍835,卻比配置驍龍821的HTC U Ultra便宜500塊。SOC成本隻是整機造價的一部分,並不是全部,甚至可以說不是主要部分(因為這一塊比較透明,做不出什麼花樣來)。

其實以小米目前的供應鏈狀態,同樣的元件,在供應商那裡,是拿不到最好的價格的,同樣的價格,也拿不到最好的批次,最穩定補助計畫的供貨。因為囤貨吃過虧,所以小米現在是不敢囤貨的,隻能把風險沿著供應鏈向上傳遞。在這種情況下,為瞭保證價格優勢,小米隻能想辦法閃轉騰挪。

我們不談商務和研發,把手機的成本掰開,主要就是兩部分:

物料成本

生產成本

BOM表中的物料,能在成本上做文章的不是政府創業補助SOC這種指標和供應商極其單一的部件,而是液晶屏(夏普/天馬)、屏幕玻璃(大猩猩4代/5代)這些相似標稱性能下不同品牌/規格價格差距明顯的部件。對於定價2499的小米6而言,並不是什麼東西都要最好的,堆積在一起就是最好的手機,適當的妥協是必要的。

比如相機sensor,小米6采用瞭IMX386,縮小感光尺寸不僅節省成本,而且降低瞭結構設計難度。 雖然低照度下的表現相比小米5S有所欠缺,但是相機的整體表現可以通過後期算法、防抖等其他方式來平衡。

▲ 小米采用瞭感光尺寸較小的IMX386

▲小米6使用較小的sensor,拍照效果並沒有比小米5s差太多

另外談到部件,就不能忽略到良率問題,這也是雷軍老板在發佈會上經常拿出來標榜的一個話題。好像小米特別善於使用那些酷炫卻良率低下的“賭氣科技”。然而對於量產機,在成本的壓力下,小米對良率是不可避免做一些妥協的。

小米6發佈後,初期用戶普遍反饋存在漏光問題和後蓋縫隙問題。

▲漏光演示

▲後蓋縫隙演示

以上問題,多半就是為瞭提高良率放大公差導致的政府計畫結果。

第二個能做文章的地方,是生產裝配工藝的選擇。比如不同的工藝,會帶來不同的生產周期,而時間就是金錢,少一道工序,節省成本的效果可能比“偷工減料”還要好。

舉個例子,智能手機的裝配,普遍采用點膠工藝。

▲蘋果手機的“點膠”

而小米通過重新安排結構,省略瞭點膠這一步驟。

▲小米系列手機,從小米4開始,都省去瞭點膠

▲小米5

▲電池膠帶,也有所簡化

這樣的細節對於使用的影響不是很大,卻能節省生產周期,對於掙紮在盈虧線上的產品,是比較重要的。但是作為代價,在大批量出貨下會偶有問題發生。比如“生活防潑濺”,原本是一個很大的進步,但是因為USB充電口沒做防水處理,沒有防水橡膠,所以在整體具有防水效果的情況下,USB接口碰到水後仍然會出現接觸不良的現象。

雖然我們能挑出這樣那樣的問題,但是客觀來說,如果每個細節都做好,那2499的價格就不成立瞭,所以不能求全責備。綜合來看,小米6的各種平衡手段,有的取得瞭不錯的效果,有的造成瞭一定負面效應,應該說是“喜憂參半”。但是總的來說,在2499的價格下做出一款配置高的手機,並且保證利潤,這本身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。

台灣電動床工廠 電動床

台灣電動床工廠 電動床

arrow
arrow

    xmt780l2h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